金秋九月,云南省宣威十中迎来了从上海远道而来的4位“特殊”的家人,分别是赵群光校长和高伟伟、应盛元、赵欣浩3位老师。他们跨越千里,奔赴云南,在宣威十中开启了为期1~3年不等的“组团式”援滇帮扶支教生活。在乌蒙热土上,他们用责任与担当,用青春与奉献“传经送宝”,续写山海情深,为山区孩子筑梦。
一束微光 点燃山区孩子的梦想
“不论在哪里,对云南的牵挂总在心中,回去了又再来!”赵群光校长深情地说。他说这次是自己第二次支教云南,之前在西双版纳支教一年,此次再回云南援滇帮扶,真的有种重返故乡之感。
赵群光从教近40年,作为上海市宝山区“组团式”帮扶支教团队之一,为了更好地做好支教工作,于7月30日就先行来到宣威十中。赵群光老师来自教师家庭,一家三代人均从事教师职业。来宣威之前,赵老师是宝山中学的副校长,今年已经58岁的他,是这批援滇教师团队中最年长的,担任宣威市第十中学挂职校长。抵达宣威十中后,赵群光校长便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主动了解熟悉学校的各项工作情况,了解学校现状、学校发展中的薄弱问题与需求,寻求学校更高更远的发展路径。雷厉风行的作风与务实精神,也让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称赞不已。
赵群光
宣威十中,依山而建。进入校门,延伸到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一路都需攀爬台阶。赵群光校长对这所总在“攀登”的学校印象深刻,每天听着琅琅书声拾阶而上,为学校的诸多事务奔忙,他也渐渐融入了学校的一切。短暂的支教工作中,触动最大就是这里的老师与学生。赵群光说:“这里薪资待遇不高,但老师们爱岗敬业,奉献精神让人赞叹,还有宣威山区的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对知识的渴望超越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孩子。如此奋发的教学环境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驱使自己成为点燃他们梦想的一束微光。尽管年纪大了,但我会坚持干到退休!”
29岁的赵欣浩也是这批援滇教师中的一员,刚新婚不久便赴滇支教。由于宣威十中学校规模庞大,班级数量多、班额大,部分学科出现了教师数量缺编的情况。赵欣浩承担了3个班级的物理教学工作,工作量比在上海大很多,课表排得比较满。他没有抱怨叫苦,而是不断调整状态,适应学校节奏。日常教学工作中,他把上海一些特别的教学方法带了过来,和老师、同学们加以交流、碰撞,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日常教学方式,诸如建立学习共同体,将班级化为小组,化整为零,培养各组“领头羊”,促进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培养学科兴趣,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赵欣浩在为学生们上课
“身为人师,捧着一颗真心来,就想尽我所能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实现自我锤炼!”赵欣浩坦诚地说。
17位老师 扎根曲靖当好“金种子”
据了解,此次奔赴宣威十中支教的老师还有生物老师高伟伟、数学老师应盛元。两位老师在学校担任年级学科组骨干,日常在教学一线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还参与导学案的修改、终审,举办公开课展示,将各自学科上的“智慧秘籍”贡献出来,与学校老师在教学思路及方式上进行切磋,寻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
应盛元在批改作业
“几位支教老师远道而来,毫不保留地展示各自真才实学,确实给学校带来了一股教学改革的‘春风’,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形成以学促学的良好氛围!”宣威十中一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以真心换真心,用自己的认真与负责,专业与奉献换来了家长、学生的信任与喜爱,这就是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教育奔赴。
生物组高伟伟老师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在开学第一周就进行了公开课展示活动,课后评课环节获得宣威十中老师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拓宽教学思路。他每周都参与组内集体备课活动,为组内年轻教师备课建言献策,助其更快成长;数学组应盛元老师积极参与备课教研工作,承担高一年级导学案的修改、终审工作,对全年级26个班的每一节新授课导学案进行修订,迄今已完成10余节新授课导学案。在应老师的带领下,数学组的年轻教师们开始编写教学案,撰文导学案,开创数学教研新路径,助力学校校本资源的建设;物理组赵欣浩老师看到山区孩子学习压力大,一边是对知识的渴望,憧憬靠读书改变命运,跳出农门,一边是沉重的学习任务,他感同身受,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开展有效教学,真心实意为学生“减负”。
高伟伟(右二)在组内集体备课与教研
采访中,几位支教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希望能够在当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教学上做到上好课、教好学生,在教研上发挥优势特色,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上传递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技术,探索符合云南情况的优质教学模式,助力云南教育发展。近期,宣威疫情加重,赴滇支教老师们和全校师生一起同心抗疫,以校为家,以学生为重,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书写誓言:干出成绩、留下种子,聚力打造两地协作“升级版”,共同谱写新时代沪滇协作新篇章。
据悉,目前上海宝山区第五批援滇对口教育帮扶团队分赴在曲靖宣威、富源、师宗、罗平开展教育人才对口帮扶工作。曲靖市教体局相关领导表示,上海市宝山区教体局选派了一批批优秀的干部和教师奔赴云南、西藏等地,将上海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带到对口学校,与当地教师一起交流、共同成长,成为一颗颗催发当地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金种子”,在帮扶地生根发芽,赢得广泛赞誉。目前宝山区援派曲靖5个对口县(市)的干部和教师17位,一批接着一批,队伍越来越大,“组团式”教育帮扶将进一步助力曲靖教育事业的提质增速。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