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曲靖沿江街道:农旅融合驶上“快车道”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 发布日期:2022-11-03
  • 来源:中国网
  • 阅读量:8285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沿江街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建设“美丽沿江”为工作总目标,围绕“城市东部生态休闲区”的发展定位,逐步确立了“一核两轴八片”发展思路,通过建设“六个沿江”,让乡村振兴风生水起。


建设“产业沿江”。围绕“高端、有机、特色”思路,在巩固提升2400亩蔬菜种植的基础上,新增200亩芦笋、150亩韭黄种植,对原有的1800亩红提种植园区进行品种改良,提升现有花卉苗木基地2028亩,新建多肉观赏植物种植基地120亩、羊肚菌种植基地80亩。截至目前,沿江街道建成优质稻基地1.5万亩、健康水产基地2720亩、商品蔬菜基地1.24万亩、时鲜水果基地3084亩、花卉苗木基地2028亩,逐步形成了粮、畜、鱼、菜、果、花六大城郊优势农业特色产业。

建设“文旅沿江”。按照“文旅共生、农旅融合”的思路,充分挖掘知青文化,谋定了“一核八区”发展框架,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分步骤建设产业园,先集中建设核心区内知青广场、家庭生活农场等重要游憩节点,在持续发力建设其余八个功能区,逐步形成集怀旧休闲、亲水游乐、文化创意、生态度假、康体运动为一体的沿江知青文化产业园,与大龙田园综合体、麒麟水乡形成“两翼、三角”发展格局。截至目前,投资600余万元,打造了知青文化广场、百米知青文化大街等;试种“西葫芦”“糯玉米”“向日葵”“糯藕”等产业,通过重温知青故事、挖掘物件故事,传承知青文化,聚力乡村振兴。


建设“美食沿江”。依托水产、果蔬、花卉特色种养基地,持续增强大闸蟹、小龙虾、酱水鱼、酥肉黑皮子等一批沿江品牌美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供应力。截至目前,新增大闸蟹、小龙虾养殖面积300余亩,小坝圩芦笋、大龙猕猴桃2个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品牌,大龙淡水鱼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桑葚酵素、桑葚酒、桑葚茶等系列“果桑”产品备受青睐,引进摩尔多瓦、阳光玫瑰、红提球等高档鲜食葡萄新品种以及“红颜”“香野”“圣诞红”等优质草莓品种进行种植,新圩、大龙等4个社区成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建设“休闲沿江”。坚持“宜居则居、宜业则业、宜游则游”原则,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乡村旅游”的观光采摘产业。围绕“招、引、扩”3个字,持续发力培育田园综合体,提档升级“麒麟水乡片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围绕培育城郊1小时服务型产业,开发了一批农事体验、观光度假、农品采摘、农家娱乐等类型多样的休闲产品,助推龙庄、燕子湖等一批生态休闲农家乐提质增效,打造环湖路绿化景观带7公里,大龙滨水田园景观100余亩,建成精品旅游民宅117套、高端民宿客栈18间,形成以“捞鱼摸虾”、拓展训练、骑车乘船、休闲漫步、观光打卡为主题的消费场景和业态。


建设“宜居沿江”。拆临拆违23430余平方米,拆除危房119280余平方米;全域拆除旱厕2020座,改建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177座;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6036座,人居环境得到全方位提升。完成集镇、河道、村庄绿化4.5万平方米,栽植大小树苗50余万株,累计建成硬化、绿化、美化“三化”示范点86个。持续清理南盘江、中河等河道两岸沿线垃圾、杂草及河内漂浮物,整治“脏乱差”问题。截至目前,庄家圩、鸡街等3个村(社区)获评省级森林乡村,庄家圩创成省级美丽乡村,马房村创成省级美丽乡村和省级旅游名村,沿江街道创成省级旅游名镇。

建设“平安沿江”。持续强化“一核三化五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巩固扩大“美丽沿江、平安护航”的社会治理品牌成果,辖区各类矛盾纠纷警情同比下降14.8%。打造了社会治理示范点3个,“乡贤治理”示范点2个,乡风民风转变形成人文美丽。沿江派出所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云南省公安机关“枫桥式派出所”、云南省公安厅“五强党支部”,被市级评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


下步工作中,沿江街道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街道,加快实现卫生整洁环境美、业态丰富产业美、福祉增进生活美、文明尚德乡风美、治理有效和谐美、勤政廉政形象美“六美”沿江目标。(路文清 李丽 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