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普立乡是一块洒满了辛勤汗水的肥沃土地,更是一块闪耀着攻坚克难、矢志不渝的精神光辉的土地。祖祖辈辈的普立人都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决心改变以往落后的面貌。现在的普立乡人居环境突飞猛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青石板上种庄稼,而今犹忆攀枝嘎。”走进普立乡攀枝嘎村,一台台由石头垒砌的梯田里种着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格外吸睛,它们有一个特殊而厚重的名字——大寨田。而就是这个特别的“大寨田”,背后却有着一段浓厚的历史。
宣威市普立乡攀枝嘎村前任书记 顾绍碧:以前的攀枝嘎是山穷水穷、人更穷,晴也愁、雨也愁,无雨三天旱、下雨泥石流,老百姓是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是1964年2月,攀枝嘎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学大寨运动”,通过艰苦的努力,攀枝嘎以“大寨精神”为榜样,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艰苦奋斗学大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大寨精神”的感召下,攀枝嘎振作精神正式向贫困宣战,在贫瘠的土地上搬山、炸石、造田,谱写了一段传奇。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他们劈开11个山头,填平3条大沟,在海拔1600米到2400米的悬崖陡壁上,凿通一条25公里的盘山公路,垒砌了2350多条石埂,垫土7万多方,建成1260多亩梯田,建成了“大寨地”。使攀枝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粮食产量翻番,经济收入增长83%,演绎成了现在红遍全省的“攀枝嘎精神”。
宣威市普立乡攀枝嘎村前任书记 顾绍碧:炸掉乱石去地埂,背来恶土夺丰收;冰天雪地汗水流,毛泽东思想不能丢。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吃粮靠国家,花钱靠救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大寨精神”引领下造出的石梯田,不仅解决了温饱,如今俨然成为一道追溯国家记忆的历史遗迹,除了在普立乡随处可见的“大寨田”之外,攀枝嘎“农业学大寨”遗址还包括了招待所和礼堂。走进遗址招待所,里面陈列着众多“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历史遗物,当年自力更生搞生产的旧情旧景得到了细心修缮和保护,一件件红色物件呈现出攀枝嘎人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宣威市普立乡攀枝嘎村前任书记 顾绍碧:确实攀枝嘎战天斗地的精神非常显著,战天天低头、战地地让路,效果非常明显。攀枝嘎就成为整个云南省“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每天参观游客去三百、来三百,攀枝嘎精神到至今还在高高飘扬。现在又组织了各方面的力量为攀枝嘎旅游开发做了大贡献,目前基本在逐步显现了,特殊的时候有十多个团来攀枝嘎旅游,通过旅游攀枝嘎人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了,摆地摊的、烧烤的、开民宿的还是不少。
就这样,“大寨精神”不仅影响着普立乡一代又一代的人,“改天换地”的变化也助推了普立乡的文旅发展,不少村民们“足不出村”就实现了创业增收,大家伙儿的生活有了盼头、尝到了“甜头”。
民宿负责人 何小花:原来十年我们靠种地,后来地绿化了,小孩出去挣得些钱来盖民宿,每天来的人很多,天天九间房间都住满,经常还是有人来玩,幸福日子来了,也不用我们出去苦了,现在家里幸福了,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
此外,在今年,依托现有红色文化资源,普立乡在“农业学大寨”遗址旁新建了一所党校,将党建与学大寨遗迹串联成线,走一趟红色旧址,看一次艰苦年代奋斗史,听一回“大寨精神”主题报告,使其成为党性锻炼、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铸魂工程”。
宣威市普立乡党委副书记夏斐:普立乡充分利用攀枝嘎村“农业学大寨”红色资源,就地建立党校,把红色遗址变成“党员教室”,引导广大党员把“大寨精神”融入血脉。并将红色遗址和新兴旅游项目相结合,丰富了旅游项目,让广大游客在游玩时也能学习到“攀枝嘎”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同时,随着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的建造,为普立乡再添壮丽美景。立足这一优势,普立乡集中力量打造尼珠河峡谷风光旅游区项目,以“宣威火腿”“普立不回家的羊”等为特色的地方美食,发展旅游产业,为普立乡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澎湃精神动力。
宣威市普立乡党委副书记 夏斐:普立乡现有的尼珠河景区、农业学大寨等旅游资源为全乡带来了极大发展和变化,提高了村民生活生产水平,便利的交通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普立乡,昔日“深山岭”变身今天的旅游新地标。接下来,普立乡将继续丰富旅游业态,将攀枝嘎精神充分发挥到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将普立乡打造成以旅游促振兴的样板区、传承艰苦奋斗精神的示范点。
记者:王菲 王红琼 通讯员: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