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伟大变革 > 正文
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党的二十大代表谈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发布日期:2022-10-18    来源:珠江网    浏览:3850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题: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党的二十大代表谈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新华社记者

  这是踔厉奋发的非凡答卷——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是彪炳史册的历史性胜利——

  十年来,三件大事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连日来,二十大代表在讨论二十大报告中纷纷表示,新时代十年创造的伟大成就、实现的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起点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这个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

  二十大代表、河南新乡市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仔细研读报告,对“以党建作引领”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正是靠着把党小组建在农、工、商等产业上,以党员的先进性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昔日贫穷落后的裴寨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全国文明村”。

  二十大代表、河南新乡市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中)在村里了解产业园的建设情况(2022年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裴春亮感慨地说,前进道路上,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根本保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十年来,一系列基础性、创制性、战略性举措相继出台,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


  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武汉天河机场为广东第14批援鄂医疗队送行(2020年3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从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尽锐出战、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再到践行大国之诺,如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一个又一个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作出重大政治论断——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未来的根本保证。

  打最硬的铁,须是铁打的人。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10月17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记者招待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重拳‘打虎’‘拍蝇’‘猎狐’,猛药去疴、刮骨疗毒,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生动的写照。”二十大代表,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华说。

  “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二十大报告中,全面从严治党成就振奋人心。

  十年淬火锻造,十年百炼成钢。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万元增加到8.1万元;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十八洞村扶贫队长麻辉煌(左)与返乡大学生施林娇(中)一起直播推销土特产(2020年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一个细节,更能感受这份非凡答卷的日新月异。

  今年9月27日开幕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一叶叶“成就”风帆拼成的中国经济“奇迹号”巨轮模型,引人关注。


  观众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内拍摄中国经济“奇迹号”巨轮模型(2022年10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风帆上,映射2012年到2021年中国发展变化的数据中,就有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34位升至12位这一变化。开展两天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2022年中国这一排名升至第11位。

  时间回溯到2012年,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速放缓、污染频发等“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从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明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再到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创造性提出新发展理念到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开启。

  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

  二十大代表、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伯鸣带领团队攻克90多项锻造工艺难关,努力推动超大型锻件国产化。“创新,意味着要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刘伯鸣深刻感悟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要不来、买不来,得靠我们自己干出来。”

  二十大代表、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伯鸣在工作室内查看创新产品模型(2022年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十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大飞机制造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学生在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2022年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二十大报告作出的这一判断,让二十大代表、浙江淳安县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深有感受。

  曾经,下姜村是“穷脏差”的贫困村,如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姜村绘就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我们要把下姜村建设成为共同富裕的示范村。”姜丽娟说。

俯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2022年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建才 摄)

  以创新驱动重塑发展动力,以协调发展解决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历史的进程有多么波澜壮阔,所产生的影响就有多么广泛深远——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切实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设立雄安新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谋定长江、黄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

观众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参观中国服务贸易成就展专区(2022年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扩大高水平开放,开创性举办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中国经济成功转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把握发展主动中迈向更加光明的前景。

  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跃升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对新时代的“中国之治”,二十大代表、辽宁省鞍山市委书记余功斌感受深刻:“通过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原来听不到的声音现在听到了,原来下不去的政策现在插到底了。”

  在钢都鞍山,有700多名机关干部下沉到社区,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余功斌说,十年来,基层治理打出了‘组合拳’,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

浙江省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给市民办理业务(2018年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强基固本,本固邦宁。小到一个社区、大到一座城市,“中国之治”不断书写着新的时代华章。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的高度来定位制度,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明确部署,再到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作出决定……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的跃升。

  守正创新,全面推进——

  从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到通过宪法修正案,实施民法典;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到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制度好不好,关键看实效;治理怎么样,主要看成效。

  “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

  对报告中的这些论述,二十大代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党委书记李忠兴感慨良多。

  “大事难事看担当。”李忠兴说,新时代十年,中国“制”与“治”优势不断凸显。

  成就振奋鼓舞人心,未来更需接力奋斗。

  来自沂蒙革命老区的二十大代表、山东临沂市委书记任刚说,党的二十大发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员令。我们要在新征程上发扬沂蒙精神,充分释放“制”的优势,做好“治”的文章,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二十大报告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重构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事政策制度,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在理论与实践对接、当前和未来贯通中,联系十年来习主席擘画强军伟业、领航强军征程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深切地感受着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二十大代表、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俞红说。

  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主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2014年,闽西古田。习主席亲自决策、亲自领导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政治建军作出部署,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铸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习主席扭住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不放松,推动人民军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2015年11月,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习主席庄严宣告,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

  2017年7月30日,建军90周年之际,朱日和,1.2万名官兵沙场受阅。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第一次全新亮相。

  经过5年努力,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这年秋天,党的十九大就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了新的战略筹划和安排——

  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2021年11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谋篇布局2027,前瞻运筹2035,深远经略2050……人民军队按下了迈向世界一流的“快进键”。

  “我有幸成为强军征程上的追梦人,见证了改革强军的加速推进。”二十大代表、空军某基地一级飞行员陈浏,具备歼-20、歼-16、歼-10C三型战机通飞能力,谈及十年“追梦”征途,他倍感自豪。

  强军征程上,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

  从2018年至2022年,习主席连续5年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聚焦的都是练兵备战,指向的都是能打仗、打胜仗。

  “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新的历史起点上,二十大报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崭新擘画催人奋进。

  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身为一名逐梦远海大洋的基层带兵人,二十大代表、海军某潜艇艇长张晓鹏表示:“万里航程党指引。我将继续和艇员一起砺剑大洋。”

  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报告中的这句话,将二十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的思绪,带回一年多前那难忘的一幕——

  2021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说:“中国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国门,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就是自信”。

  当时在现场聆听这番话的杨振斌感受深刻:“这些年,我在与青年学生的交流中,确实能感觉到同学们具有了更强烈的文化自信、更大的精神动力。”

  今日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

  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成就、最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主动。

  从上海的石库门到北京的天安门,从讲述党代会到参加党代会,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深感自己一直奋战在宣传红色文化第一线的责任重大:“更鲜活地讲好党的故事,更生动地诠释伟大建党精神。希望红色文化不断有新传承、新表达和新活力。”

党员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里重温入党誓词(2021年6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岁月奔涌。从伟大建党精神到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精神谱系始终绵延闪耀、传承不绝,一座座精神丰碑指引着亿万人民奋勇前进。

  十年来,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到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再到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学习大国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饱满,理想信念的根基更加牢固。

  十年来,《复兴文库》《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出版,熔古铸今、激活经典;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开馆,充分体现着我们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工作人员在北京中华书局伯鸿书店整理刚刚到店的《复兴文库》大型历史文献丛书(2022年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伟大事业砥砺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阔步向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必将创造新的更大奇迹!(记者张旭东、韩洁、黄明、徐扬、施雨岑、孙少龙、叶前)

  海报设计:赵丹阳、钱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