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高良乡“六个聚焦”共奏民族团结之曲
发布日期:2022-09-27    来源:珠江网    浏览:7802

高良乡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对高良乡“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在健全创建机制、干部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致富、民族文化传承、提升治理水平上聚焦发力,精心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确保全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迈上新台阶。


聚焦创建机制配套

坚持把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民族政策作为工作重点抓好、抓实,始终将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主要任务,成立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创建专班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态势,与各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纪委、人大组成监督工作组定期查台账、排名次,将名次先后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树立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了争先恐后、争创一流的创建氛围。结合实际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整套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序进行,有力推进。

聚焦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在干部培养、“两委”换届、党员发展中力推少数民族干部。对全乡机关事业单位25名少数民族干部建立台账,推荐参加学习培训,在干部谈话调研中优先推荐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49位少数民族干部在村集体中发光发热,占比64.4%,为壮大基层党组织和村民组织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开拓了全乡各族群众争相入党的新局面,少数民族党员数量突飞猛进,截至目前全乡共拥有少数民族党员433人,占比66.2%。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活动中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理论基础,探索工作新方向。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

以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为契机,突出示范创建引领作用,投资400万元实施坝林村委会丁累村小组、纳非村委会上细独村小组、笼嘎村委会上笼嘎村、设里村委会老寨村小组、纳厦村委会新安村、纳厦村委会纳平山村6个村小组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推进“师丘”高速公路20公里建设,加强协调配合,紧盯征地拆迁等环节,及时帮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启动高良乡鲁古民族团结示范区项目建设,整合土地资源,通过招商引资打造物流贸易、市场开发、商旅住宿、民俗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集镇开发项目,开展干部规划家乡、集镇总体规划、少数民族老年大学等工作,不断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聚焦产业兴旺发展

积极打造产业“造血”系统,注重从实处着手、从难处助力,紧扣工作实际,打通产业振兴的“任督二脉”,争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资金200万元发展番石榴种植50亩,金秋砂糖橘、长叶香橙等新品种示范试验基地100亩。2022年,全乡组织劳务输出12320人,预计实现劳务收入3.37亿元,人均增收10433元;发展热果3.25万亩,产量3万吨,收益达1.5亿元,人均增收4634元;实现8万余立方米商品林采伐,收益达6400万元,人均增收1943元。三大产业助力群众增收17020元,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助推乡村振兴新路子。


聚焦民族文化传承

注重挖掘壮、苗、瑶民族文化和文化传统,支持民族餐饮、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民族乐器、民族节日等文化产品的开发和传承,定期举办传统节日活动或开展非遗表演,现有民族团结文化广场1个,少数民族传习馆1个,民族文化传承人2人,选送选手参加云南省第十二届民间歌舞展演,以苗族杨洪春为原型的《出征调》荣获最高奖项——传承奖,已建成纳平山省级文明村、新安市级文明村、设里村委会市级民族团结示范村,成功创建少数民族老年大学,在鲁古民族团结示范区规划建设民俗特色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彰显文化特色。


聚焦治理水平提升

不断强化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民族地区信访攻坚能力,实现信访案件全部化解处置清零,信访问题从2020年13件563人,到2021年降至6件9人,2022年至今没有到县级以上部门上访情况;不断强化坚持阵地建设,打造11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将村级党群服务和社会治理中心建设成矛盾化解大本营,群众诉求终点站,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2022年排查一般矛盾纠纷154起,化解152起,存量2起,正在组织力量化解;不断强化坚持网格治理,根据村庄区域特点,按照地域相连、方便管理的原则,将全乡划分为11个二级网格,146个三个网格,其中综合网格135个,专属网格11个,选聘网格员146名,其中少数民族网格员98名,占比67.1%,真正形成乡村治理“一张网”工作体系,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水平。


(通讯员:  李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