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坚守“三条控制线” 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 发布日期:2022-09-20
  • 来源:新华网
  • 阅读量:3788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题:坚守“三条控制线” 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9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共中央宣传部19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引人关注。

  耕地红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用五个“严”来概括耕地保护工作:

  严密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修订实施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黑土地保护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严格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中,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优先划定、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严控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加强改进占补平衡。全面实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强调做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严格补充耕地核实认定,确保补充耕地真实可靠。

  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实行“进出平衡”。针对国土“三调”反映出的问题,明确要求对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的,必须在年度内补足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

  严肃耕地保护督察执法。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对省级政府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持续督促整改;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执法,及时发现、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公开通报典型案例。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18.65亿亩的目标。耕地减少的势头得到初步的遏制,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

  生态保护红线:守护美丽中国建设

  10年来,通过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说,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设立了首批国家公园,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多样性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江河湖泊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增长到24.02%,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转变。

  “15头亚洲象目前正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昨天,我专门请前方的监测人员发来它们生活照,今天带来一张,给大家展示一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如数家珍地说,这是两头象妈妈、两头象宝宝,北移途中生下的两个象宝宝非常健康,生下来的时候100公斤,现在目测达到300公斤。

  “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新增围填海,严格管控新增用岛活动。”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说,2012至2021年,我国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长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新兴海洋产业的增速超过10%。我国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提升;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海洋港口规模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占世界第一。

  海洋科技进步创新进一步加快。在轨运行海洋卫星达到10颗,海洋卫星星座正式建成;“蛟龙”号潜水器等海洋探测运载作业实现飞跃,“雪龙2”号破冰船填补我国极地考察重大装备领域空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运行时间保持世界领先。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国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地145个,面积达到791万公顷,累计实施蓝色海湾、海岸带保护修复等各类工程项目143个,整治修复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海堤生态化建设72公里。

  城镇开发边界:倒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庄少勤说,在划定“三条控制线”的时候,体现耕地保护优先,先划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再划城镇开发边界,倒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节约集约用地既是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耕地保护的现实需要。”刘国洪说,严格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促进了城镇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各类建设项目节约用地评价,严格执行用地定额标准,加强开发区用地审核和评价监测,2012至2020年,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容积率由0.83提升至1,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提升60%多。10年来,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了40.85%。

  与此同时,在用途管制、容积率调整、价格调节等方面采取的激励政策,有效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存量用地盘活利用。最近4年来,全国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72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36万亩。